刘蓉芳在102团学校给孩子们上英语课。 图片由受访者供应
○开栏语
近期,第六次全国对口增援新疆事情会议在新疆召开,会上夸大,对口援疆是国度战略,必需历久对峙,把对口援疆事情打造成增强民族连合的工程。为做好对口援疆相关报道,中国晚报事情者协会各成员单元决意,构造开展“百家媒体共话援疆”大型报道运动。从本日起,本报推出专栏《百家媒体共话援疆——山西援疆故事》,周全报道新一轮对口援疆事情开展以来,山西省在经济、干部、人才、教诲、科技、文化、卫生等方面临口援疆的成效、经验、行动,挖掘援疆典型,体味民生改进,感触感染社会转变。
刘蓉芳,是太原市第二试验小学一名通俗的英语西席。在同事的印象中,除了上课以外,平常的她不善高谈阔论,性格偏内向一些。然而,2016岁首年月,这个荏弱内向的女西席做出的一个决意,让四周的人都有些不测。
其时,太原市在教诲援疆事情中,初次推出整学期援疆模式,决意遴派教学经验雄厚的一线主干西席援疆。得知这个新闻后,刘蓉芳自动报了名。“前几年下乡支教时,我去的便是新疆,固然只有短短几天,然则对当地亟需改善的教诲状态感想异常深,据说此次是整学期援疆支教,从专业角度看,我觉得如许支教更科学。”刘蓉芳说,曾经支教留下的遗憾,让她不肯错过这个机会。
对刘蓉芳的决意,家人都选择了懂得和支撑。独一让她放不下的,是其时5岁多的女儿玉儿。
西席的责任感使令她做出援疆的选择,母亲的天性则让她无法放下孩子、毫无挂念地脱离。几经思虑后,她决意,带着女儿去援疆。
教研教学 倾尽所能传帮带
2016年3月初,作为太原市派出的第一批整学期援疆西席,刘蓉芳带着5岁半的玉儿,和太原市其他学校的两位先生一路进疆,来到他们的事情地——新疆临盆扶植兵团六师102团学校。
102团位于中国第二大戈壁——古尔班通古特戈壁以南20公里处,气候前提对照恶劣。只管已经是3月份,然则当地照样异常寒冷,刘蓉芳顾不上思量这些,她放下行李,给本身和女儿备好生涯用品,裹上厚厚的羽绒服,带上预备好的教学资料,一头扎进了最让她缅怀的教研事情中。
对付援疆西席的到来,102团学校的先生们全是等候。身为英语西席的刘蓉芳一到校,就被委以“承担学校英语教研事情”的重任。
为了摸清102团学校的团体英语教学程度,刘蓉芳起头一节课一节课地听课,每个英语先生的课,刘蓉芳都频频听频频琢磨,发明问题,研究对策。一个学期下来,刘蓉芳的听讲义用了两大本,上面密密麻麻满是记录。
因为缺乏经验,当地西席的讲课模式相比拟较传统,讲堂上学生们缺乏兴趣。为了引发孩子们学英语的热情,刘蓉芳带着全校英语西席进行集体教研,对备课的内容一句一句地研究。如何进行讲堂导入,如何突破重点难点,如何引发学生的兴趣,乃至如何写教学板书,每一个细节都精心设计,频频演习。
为了规范先生的发音问题,刘蓉芳创建了英语西席微信群,天天发一个句子或单词为先生们矫正发音和语法。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她又牵头开展了英语小报、英语童谣竞赛、单词拼写大赛等雄厚有趣的英语运动。“觉得天天要做的事好多,时不再来,确实很累,但看到先生和孩子们的提高,就感觉很值得。”刘蓉芳说。
一个学期下来,学校英语西席的教学程度有了显着提拔,孩子们也垂垂感触感染
带孩子援疆 母女俩都获得历练
刚到102团时,对付饮食等生涯风俗分歧,刘蓉芳最担心的是女儿,对付本身,她有决心,本身完万能顺应。
然而,实际恰恰相反。玉儿的一日三餐都在幼儿园,幼儿园的配餐科学营养,口胃平淡,孩子异常容易顺应。刘蓉芳和其他援疆西席,都是在学校食堂用饭,当地餐食口胃较重、偏辣偏咸。
刘蓉芳一心扑在教学上,起头没有当回事,一个多月后,她起头胃酸胃痛。同去援疆的一位医生告诉她,要从速吃药治疗,吃了一段时间药,胃痛垂垂缓解了。“饮食没法挑,后来我发明,胃变得越来越顽强了,可能是顺应了当地的饮食。”刘蓉芳笑着说。
刘蓉芳和女儿面对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倒时差。
新疆和太原有两个小时的时差,人们上午8点多起床,9点半上班,下昼2点吃晌午饭,晚上7点放工,尤其是五六月份,晚上要10点乃至11点天才黑。
 
本报记者 刘捷
内容说明: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如果在此期间对您的内容产生侵权或者不允许转载,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