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法攻略
临汾景点推荐
临汾市霍州署 位于山西霍州市东大街北一侧,始建于唐代。现存古建筑为元、明、清遗构,有大门、仪门、甬道、牌坊、戒石亭、大堂、二堂、内宅、静怡轩、西科房等。规模宏大,形制壮丽,是我国现存唯一较完整古代州级衙署,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尧庙 庙内还有10多座石碑,上面记载了尧王的丰功伟绩。 位于临汾市南4公里处,始建于晋代,后经唐、元、明、清历代重修增建,规模不断扩大。
临汾尧庙 尧庙位于临汾市秦蜀路南端,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临汾史称平阳,《尚书》载"尧都平阳"。司马迁《史记》云:"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足见华夏文明自尧始。 尧庙原建于汾河西岸,晋元康中徙汾东,唐显庆三年(685年)迁至今址,距今已1300余年;历代均为国家级祭祀之所,并进行过多次修葺与扩建,清康熙临汾和光绪帝以及慈禧太后曾御驾临此。 尧庙现占地5.33公顷,主要有山门、王凤楼、尧井亭、广运殿、寝宫等古建筑群,以及距今已1600余年的汉代奇树柏抱槐、柏抱楸、鸣鹿柏、夜笑柏等景观。 清代以前每年的4月28日在此举行祭尧仪式并逢庙会,康熙帝巡幸尧庙时,定为皇会,届时全国各省、各族及海外炎黄子孙纷纷前来谒祭,庙会之盛为华北之冠。历代帝王将相,达官司显贵,墨客骚人,对尧庙吟咏甚多,赞叹备至。
临汾古县三和牡丹景区 位于山西晋南的古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据史记载,早在六千多年前仰韶文化时期当地已有人群居住繁衍,上古时期曾是大禹治水之地。在烟波浩渺的历史长河中,古县涌现出蔺相如等著名政治家,近代的古县还留有朱德、刘少奇、邓小平、薄一波、陈赓等中共知名首领的活动足迹。 古县三合牡丹景区开发主要源于三合村一株1300多年的野生白牡丹。这株白牡丹为我国现存最大的野生单株白牡丹。其枝干已木质化,株高2.3米,花冠直径5.6米,冠幅超过33平方米,丛围16米,一般在每年“五一”前后开花,被中国牡丹协会鉴定为“天下第一牡丹”。去年曾开花621朵。 白牡丹在当地百姓心中一直享有特殊的地位,每逢花开季节赏拜之风颇为盛行。更神奇的是,牡丹逢盛世而开,而且愈开愈艳。自1997年起,古县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十届牡丹花会。
山西黄河壶口瀑布黄河壶口瀑布位于吉县城西45公里,距临汾市165公里处的晋陕峡谷黄河河床中,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因其气势雄浑而享誉中外。 壶口瀑布,是由于黄河流至壶口一带,两岸苍山夹峙,把黄河水约束在狭窄的黄河峡谷中,河水聚拢,收束为一股,奔腾呼啸,跃入深潭,溅起浪涛翻滚,形似巨壶内黄水沸腾。巨大的浪涛,在形成的落差注入谷底后,激起一团团水雾烟云,景色分外奇丽。站在河边观瀑,游人莫不唱起“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威武雄壮的歌声。滔滔黄河水在流经吉县龙王山附近时,由300米乍缩为50米,飞流直下,猛跌深槽,如壶注水然,故曰“壶口”。骇浪翻滚,惊涛拍岸,云雾排空,其雄壮之势,无与伦比。与瀑布相关的景观还有“千米龙槽”、“水里冒烟”、“长虹卧波”、“旱地行船”等。壶口景色,四时各异,严冬则冰封河面,顿失滔滔;春来则凌汛咆哮,如雷贯耳;盛夏则大洪盈岸,蔚为壮观;秋季则洋洋洒洒,彩虹通天。平日里“湍势吼千牛”的壶口瀑布,在“冷静”中呈现出别样风情:黄河水从两岸形状各异的冰凌、层层叠叠的冰块中飞流直下,激起的水雾在阳光下映射出美丽的彩虹,瀑布下搭起美丽的冰桥,令人不禁慨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龙洞 壶口瀑布在山西吉县方向,形成一个天然洞穴,可以直接通往壶口瀑布下方,俗称龙洞,又名观瀑洞.1987年9月,黄河漂流队探险队员王来安乘坐由40个汽车轮胎缠结成的密封舱,顺瀑布而下,揭开了人类在壶口体育探险的序幕,人称“黄河第一漂”。其后,天津勇士张志强在黄河大桥跳悬索,人称“中华第一跳”。1996年8月,河南冯九山横跨壶口走钢缆,创下高空走钢缆最长的世界吉尼斯纪录,被誉为“华夏第一走”。1997年6月1日为迎接香港回归,“亚洲第一飞人”柯受良驾车飞越壶口,创下世界跨度最大的飞车世界纪录,被称为“世界第一飞”,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的冠名巨幅广告被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大全,同时创造了另一项新的世界之最。1999年6月20日,山西吉县青年农民朱朝辉骑摩托车飞越壶口,又创下了新的奇迹。这些奇迹的创造,和壶口瀑布的惊世气魄相得益彰,使名景和名人的知名度急骤升高,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及游客到此观光、考察。
洪洞大槐树 位于洪洞县城西北2公里处的广济寺旁边,相传是汉代所植。 大槐树和我国古代的移民政策有关,在元朝时期,黄淮地区战乱不绝,山东、河南、河北等地人丁锐减,而位于中原腹地的山西洪洞却得以幸免,反而成为当时的人口聚集之地。到了明朝,政府决定从这里抽取人丁,充实周边各地,于是在广济寺旁设局发资,移民纷纷折下大槐树的叶子以作留念。
临汾市广胜寺 为我国一著名佛教寺院,位于汾河以东,距临汾市45公里,洪洞县城东北方向三十余华里的霍山南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平阳府志》记载,广胜寺始建于东汉建和元年(公元147年),初名俱卢舍寺,亦称阿育塔院,又据寺内碑记载,唐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汾阳郡王郭子仪奏请皇帝改名为广胜寺,整修和扩建了寺庙。郭子仪见到佛教“广大于天,名胜于世”,便奏请皇帝改名为广胜寺。元代毁于地震,现存殿堂为元代所建,明代正德、嘉靖年间(公元1515-1527年)在上寺增建琉璃飞虹塔,始成今日规模。这里山青水秀,风景宜人,宝塔高耸,殿阁峥嵘,红墙殷殷,翠柏森森,呈现着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
临汾丁村遗址 位于襄汾县城4公里的丁村附近汾河河畔,距临汾市35公里,北起史村,南至柴庄,长约十一公里,以发掘出我国历史上旧石器时代的化石而闻名中外。 丁村遗址,是一片片断崖沟壑中的砂砾地,就在这里,发掘出了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文化遗址,开始,是在1953年的挖沙工程中发现的。1954年秋天,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山西的专业考古人员组成发掘队在丁村长约11公里、宽约5公里的范围内,进行了考古发掘。从黄土下的古代河流沙砾层中,发现了3枚丁村人十二三岁儿童的牙齿化石,两千多件丁村人打造的石器以及同丁村人同时生存的28种哺乳动物,5种鱼类,和30种软体动物化石。1976年又在同一地点的沙砾层中发现了1块小孩的头骨化石。因其发现于丁村,故名“丁村人”。丁村人形态介于现代人和猿人之间,其门齿具铲形特征,与现代蒙古人相近。
临汾市霍州古楼 在山西霍县城内中心,明历十一年(1583年)建,清代重修,台基高峙,用青石,青砖混合砌成十字券拱形通道,四向贯通。上筑木构楼阁两层,面宽进深各五间,二层三滴水,十字歇山式屋顶。四周围廊雕刻有花卉、禽兽等图案。瓦顶安装有二十八宿琉璃造像和三彩琉璃脊兽。鼓楼总高29米,登楼眺望,山川风光,霍县城景,尽收眼帘。
临汾美食推荐
临汾酒店精选
临汾自驾游线路
旅游新闻推荐
- 032019-01
- 采葡萄喽
8月5日,在省城小店区王吴村,千余亩葡萄大棚...
- 292018-11
- 打赌欠下巨债小伙想要自尽
本报讯 8月1日,一名男青年,因赌博欠下巨额债务...
- 102018-07
- 骆惠宁等省向导慰问驻晋军队和武警官兵向驻晋军队和武警军队官兵...
本报讯 7月31日上午,省委书记、省军区党委第...
- 092018-06
- 太原蒙山大佛景区8月10日起头收门票
本报记者 梁丽琼7月27日,记者从太原市晋源区政府了解...
- 292018-03
- 4件事伤免疫体系
1.滥用抗生素 长期服用抗生素会同时杀灭肠道中...
- 172017-10
- 费心大事小情,还帮着逮小偷,菜市场“大管家”宋国旗
宋国旗正在检查菜市场商户的商品。 ○开栏语 ...
- 022017-09
- 一名退休干部的“赤色情结”
在遍是灰砖砌成的四间窑洞里,整齐有序地挂摆...
- 022017-07
- 跟哥哥姐姐一路乐
5月27日,太原市的100余名各高校志愿者大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