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法攻略
鹰潭景点推荐
鹰潭上清古镇 上清古镇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该镇属龙虎山风景区,距鹰潭市区25公里。 古镇上名胜古迹很多,长约2公里的上清古街上有长庆坊、留候家庙、天师府、留候第、天源德药栈、天主教堂等景点。沿河栉比鳞次的吊脚楼和船埠头更让小镇显现出江南水乡的风格。河畔浣纱村妇、捣衣少女、戏水孩童、渔舟片片、白鸭浮水形成了一条韵味十足的古镇风景线。镇东面有上清宫、东岳宫,东北面有南宋四大书院之一的象山书院,泸溪河对岸有明朝宰相夏言的故里――桂洲村以及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红十一军和中央红军会师之处。在距古镇4公里的地方,还有天门山生态游览区,那里有原始森林、瀑布群以及一些古民居。旅游小贴士:1、到这座已有千年历史的古镇,“天师府”、“吊脚楼”和古民居是一定要走到的。 2、每年的10月初,这里会举行龙虎山道教文化节,游客可以观看到道教法会表演。
鹰潭龙虎山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郊西南20公里处,原名云锦山。东汉中叶,道教创始张陵(亦称第一代天师)在此炼丹,“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龙虎山因而也成为中国道教发祥地。自张陵以后,道教天师在这里承袭了63代,历1900年,是我国一姓嗣教时间最长的道教,素有北孔(孔夫子)南张(张天师)之称。历来被尊称为“道教祖庭”、“百神授职之所”的大上清宫,始建于东汉,为祖天师张道陵修道之所。龙虎山建有91座道宫,81座道观,50座道院、二十四殿、三十六院。这些宫、观、院多已不存,但规模宏大的上清宫部分建筑和历代天师起居之所的“嗣汉天师府”至今尚存。
鹰潭仙水岩 从龙虎山山麓沿碧溪泛舟或乘竹筏西行,两岩奇峰突兀,四野美景扑面而来,令人目不暇接,从这里起七里内就有百余座山峰。其中最著名的是总称为“水仙岩”的二十四岩。 古代用“九十九峰之胜概,二十四岩之异迹”来赞美这进而的绝妙景色,清溪蜿蜒绕山行,奇峰碧波卧倒影,山水相映,奇峰逼岸,素有“小桂林”、“小漓江”之称。 两岸的岩石千奇百怪气象万千。如雄狮峰,形如一头闲卧的雄狮,身体微倦,狮首昂起威风凛凛。望儿峰形似慈母,两眼凝望着对岸的小山峰。 象鼻山山体高耸,在绝壁的顶端,一石柱直垂而下,上粗下细,中间稍弯曲,开头酷似象鼻。还有“神色翘首”、“水上玉梳”以及“天女散花”、“杏树夜月”、“石滩芦雪”、莲花石等,无不维妙维肖,栩栩如生。 在二十四岩的尽头为水岩,临溪有个大岩洞,洞内可以容数百人,洞壁上镌刻着“玉壁凌空”、“鹤归留影”等古代游人的题刻。洞前碧水澄清,洞顶县空伸出江面,给人以摇摇欲坠 之感。 仙水岩中“十不得”:仙水岩之秀在十景。当地老百姓把这鬼斧神工天造地设的十景称为“十不得”。旅游小贴士:1、仙水岩的悬崖上散布着数百座距今2600多年历史的崖墓,这些洞穴大小不一,里面陈放着古棺,有单洞单葬,单洞群葬和联洞群葬。现已发掘出棺木39具,完整人骨架16具,各种陶器、青瓷器、丝麻织品、乐器、木竹器200余件,经鉴定,这些墓葬都是战国早期的墓葬,为了解开个中之谜,鹰潭旅游局设奖励金30万。2、想看惊险的“吊悬棺”表演,事先一定要把时间安排好(每天下午2:00开始)在竹筏上欣赏与在岸上看到的 一样。
鹰潭上清国家森林公园 上清林场创建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秋,1954年开始大规模人工造林。现经营森林面积7.3万亩,木材蓄积量21万立方米,年增长量为1.9万立方米。1993年跻身全国500强林场之一,位居223位,是江西省六大重点消防林场之一,是一个集科研、生产、经营、销售、森林消防、旅游接待为一体的综合型林场。下设二个公司(旅游开发公司、园林绿化公司)、四个分场、五个场办企业(建材厂、综合加工厂、招待所、陶器厂、仿古建材厂)、四个场直单位(职工子弟学校、医院、消防队、林技推广站),职工700余人。 上清林场实行限额采伐,每年生产、销售优质杉木商品10000立方米左右,另有湿地松6000亩、毛竹1000亩、天师板栗林1500亩、油桐440亩,楠木、银杏、梓木、香樟等珍贵稀树种200亩。 上清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1.18万公顷。园内最高峰海拔1131米(中源寺)。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7.9度,森林覆盖率85%,植被资源为101科,800余种。 天下第一道宫——大上清宫,系道教祀神祈祷的活动中心,位于天师府东1公里处(现为总场所在地),始建于东汉末年,后经多代皇帝拨款增建,建筑宏伟,琼楼玉宇,鳞次栉比,鼎盛时期有四大殿、四大宫、二十四道院。清康熙五十年(1712年)为兵火所烧,现存文物较多,影响较大的有天师梦石床、万斤铜钟及水浒第一回描绘的伏魔殿、镇妖井、东隐院等。
鹰潭古崖墓 “悬棺”被称为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它是指我国古代一些民族, 将死人棺木送入悬崖洞穴安葬的一种奇特葬式,又称“崖墓”。崖墓葬所选的山崖一般都是人难于攀援的绝壁,崖面光滑,下临深水,使得悬棺得以长久保存。据目前资料,崖墓在我国分布很广:江西、福建、浙江、四川、广西、湖南、贵州、湖北、云南、广东、海南等江南十多省均有分布,在东南亚少数国家也有分布。龙虎山作为中国道教发祥地,不仅道教文化有着深远影响,据专家考证,龙虎山的崖墓是历史最悠久、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崖墓葬,是中国崖墓葬的发源地。 由于龙虎山崖墓下临深渊,地处绝壁,棺要是怎样放上去的,千百年来一直都是个谜,龙虎山崖墓也因此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产生了种种神话传说:有人说这洞里的东西,是神仙用金丝线吊上去的;也有的说这洞是装的是无字天书、金银财宝。一千多年前,宋理学家朱熹曾发出疑问:“三曲君看架壑船,不知停棹几何年?”原中科院院长、现代考古学家郭沫若也发出了“船棺真个在,遗蜕见崖看。”的感叹,表示无法用科学解释崖墓的遗憾。 为解开千古之谜,在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的重视下,79年省博物馆考古队和贵溪县文物陈列室对仙水岩崖墓群进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联合发掘工作。在这次发掘中,共清理了18鹰岩墓,发掘了棺木37具,较完好的人骨架16副。出土了陶器、原始的瓷器、骨器、玉器、竹木器、纺织品、纺织具、乐器等220件。这些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珍贵文物。
鹰潭无蚊村 无蚊村位于泸溪河东岸仙水岩景区的许家村,共有50来户人家200余人,据载为许真君的后裔。历来靠打鱼、种田为生,村中人多长寿,所以又有长寿村之称。该村依山傍水,峰峦秀丽,村内树木葱茏,村前碧波荡漾、舟楫穿梭,这里冬暖夏凉、气候温和。可是村里却有一奇特现象,就是没有蚊子,因此被称为“无蚊村”,是极为理想的避暑胜地。 该村为何没有蚊子?至今仍是个谜。一说该村地理位置特殊,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二说该村周围种满了桉树有驱蚊功能;三说距村庄不远处有一山洞,洞内有成千上万只蝙蝠,一到夜晚便进村捕食蚊虫;四说和这里流传的“张天师驱蚊孝母”有关。
汪口村 汪口村位于江西省婺源县东部江湾镇。汪口古村落,由宋朝议大夫(正三品)俞杲于大观年间始建,距今有1100余年历史。因这前碧水汪,故名“汪口”。始迁者为期后裔如水绵长,又名“永川”。汪口位于婺源县东江湾镇压的西部,离县城紫阳镇23公里。向西至瓷都景德镇84公里。往南至国家风景名胜区三清山58公里。向东到皖黄山101公里。交通十分方便。历史上被儿为“千烟之地”的汪口,如今仍有500来户,1700多人口,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住房,仍保留明清时代的特色和风格。古村廓处于丘陵地带,村周青山环抱、绿水依流。有诗云:“鸟语鸡鸣传境外,水光山色入阁中”,景色十分宜人。汪口自宋清代以来,文风鼎盛,人才辈出。其中:有进士5人,举人2人,大夫7人,七品官以上之文武官员36人,学士10人,著作33卷。故有“书乡”之称。汪口古为徽州府城陆路经婺源至江西饶州的必经之地,又系婺源县城连通东北乡水路,货运到乐平、鄱阳、九江等处之码头。明清时期,这里店铺林立,商贾云集,景象繁华。虽经千载沧桑,但留下的历史遗迹诸多,有属徽派建筑的“千年古街”;古朴典雅的“一经堂”、“懋德堂”、“大夫第”和“养书屋”等民居;沿河十景点的龙船潭“水上竹筏漂流”;还有由清代经学家、音韵学家江永设计的“平渡堰”曲尺碣遗址……汪口现已建成集古文化、生态及休闲旅游于一体的旅游景点,使全村从单一的经济结构走向集旅游、加工、商贸等多产业共同发展的多元化模式。年接待游客已近10万人次,先后被评为:“中国民俗文化村”,“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汪口村交通:可在婺源东站乘开往晓起、大坂、港口方向的车,在汪口下车。
鹰潭泸溪河 泸溪河清澈见底,可鉴毛发,一年四季都是碧青色。诗圣杜甫曾经有诗曰:“蜀江水碧蜀山青”,他雄辩地阐明了“山青”与“水碧”、“穷山”与“恶水”的关系。水碧缘于山青,秃山必然浊水。许多坐竹排游过泸溪河的人,拿泸溪河与漓江比,作出了“形似漓江”的评语,但论开阔、论天然、论野趣、论水质,又公认“胜似漓江”。竹筏从上清镇码头出发开始漂流,首先左岸是一片茂密的竹林。竹林青翠欲滴,迎风摇曳,龙吟凤舞,婀娜多姿。游人躺在竹林绿水的怀抱里,远离尘嚣之苦,淡忘名利之念。既无登陆山跋涉之劳,又可坐收饱览两岸秀丽之风光。
鹰潭嗣汉天师府 嗣汉天师府位于贵溪上清镇,临清溪,为历代张天师起居之地。原建于龙虎山脚下。 唐代天宝七年(748年),封张道陵第十五代孙为天师。并赐田敕免租税。从此,教门兴旺,前后建有十大道宫、八十一座道观、三十六座道院,称“真仙观”。 天师住房和养生殿,面积900余平方米,内分大门、仪门、大庭院、三省堂等。层层迭迭,曲径回廊,甬道贯通,楼房殿阁,形似皇宫,龙柱金壁,雕梁画栋。院内古木参天,周围豫章成林,阴翳蔽日,环境清幽,风景优美。 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天师府曾为兵火所焚,现存的大门、二门、三门、私第、万法宗坑等多为现代重建,仅有少量为明代建筑。府中神道合居,不仅居住着天师及其家人,还供奉三清,四圣、南北斗、二十八宿、三十六将神像。 天师府运用了中国传统的府第规格,又结合了封建衙署的功能需要,在布局和风格上保持了道教正一派的鲜明特征。府内藏有金匾、铜镜、铜钟、及天师玉印,三五斩邪雌雄剑等文物珍品。 张天师名号已承63代,是我国一姓嗣教受皇帝赐封时间最长的道派,因此流传“北有孔夫子 ,南有张天师”之说,每年10月3日至9日,龙虎山道教文化节就在这举行,届时,海内外道教信徒集天师府,参加道教法会表演,此时也是浏览龙虎山的最佳时节,游客们将饱览道教之盛况。
鹰潭美食推荐
鹰潭酒店精选
鹰潭自驾游线路
厦门到鹰潭龙虎山自驾游线路图70点评从厦门到鹰潭龙虎山全程652.2公里,时长9小时43分钟
厦门到鹰潭上清古镇自驾游线路图98点评从厦门到鹰潭上清古镇全程659.0公里,时长9小时48分钟
厦门到鹰潭泸溪河自驾游线路图71点评从厦门到鹰潭泸溪河全程652.2公里,时长9小时43分钟
厦门到鹰潭仙水岩自驾游线路图93点评从厦门到鹰潭仙水岩全程645.8公里,时长9小时28分钟
厦门到鹰潭上清国家森林公园自驾游线路图75点评从厦门到鹰潭上清国家森林公园全程660.6公里,时长9小时52分钟
厦门到鹰潭无蚊村自驾游线路图97点评从厦门到鹰潭无蚊村全程646.7公里,时长9小时29分钟
厦门到鹰潭嗣汉天师府自驾游线路图88点评从厦门到鹰潭嗣汉天师府全程646.7公里,时长9小时29分钟
厦门到鹰潭龙虎山九曲洲生态园自驾游线路图78点评从厦门到鹰潭龙虎山九曲洲生态园全程646.7公里,时长9小时29分钟
厦门到鹰潭古崖墓自驾游线路图73点评从厦门到鹰潭古崖墓全程646.7公里,时长9小时29分钟
旅游新闻推荐
- 252019-01
- 设区市市委秘书长最新名单在这里
信息日报江西政读注意到,近日,赣州市委秘书长、...
- 222019-01
- 江西12家单元受中国科协赞誉
12月20日,记者从省科协获悉,中国科协近日对2017年全...
- 092018-07
- 写功课的孩子看见非常豁亮的天穹,薄暮时分
傍晚时分,写作业的孩子看见异常明亮的天空南昌西湖区...
- 232018-06
- 茵梦湖项目停摆两年何时迎起色
11月6日,天空着下着细雨,深陷多起诉讼,背负巨...
- 312018-05
- 告诉你一个毫不简洁的九景衢(图)
告诉你一个绝不简单的九景衢(图)铁路沿线涉19处文物...
- 192018-04
- 截至2016岁终,我省常住生齿总量达4592.26万人
2012-2016年的四年间,全省常住人口共增加88.33万...
- 052018-04
- 刷手掌进门购物,偷窃主动被拉黑
刷手掌进门购物 偷盗自动被拉黑南昌首家生物识别智能...
- 032018-04
- 十八大以来我省交通运输生长成效显著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
- 062018-03
- 392家当局网站中48家有凸起问题
中国江西网讯 省国资委法规栏目超过6个月未更新;南...
- 132017-12
- 周全加速当代农业强省扶植
8月30日,副省长吴晓军在省农业厅调研时指岀,按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