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法攻略
西双版纳景点推荐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州 景洪、勐腊、勐海3县境内。总面积2420.2平方公里,它的热带雨林、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珍稀动植物种群,以及整个森林生态都是无价之宝,是世界上惟一保存完好、连片大面积的热带森林,深受国内外瞩目。地处云南南端的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是当今我国高纬度、高海拔地带保存最完整的热带雨林,具有全球绝无仅有的植物垂直分布“倒置”现象。 西双版纳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北部边沿,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温暖、阳光充足,湿润多雨,是地球 北回归线 沙漠带上惟一的一块绿州,是中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地区,也是当今地球上少有的动植物基因库,被誉为地球的一大自然奇观。 其境内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60万亩,至今仍有70万亩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西双版纳在国内外享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药物王国”的美誉。1986年成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3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接纳为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1995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个自然生态平衡的生态州。 五千多种热带动植物云集在西双版纳近两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令人叹为观止。“独木成林”、“花中之王”、“空中花园”、婀娜的孔雀等等,都是大自然在西双版纳上精心绘制的美丽画卷,是不出国门就可以完全领略的热带气息。如果徘徊在西双版纳的傣族村寨,除了特色的民俗风情,然后就是葱葱郁郁。
西双版纳傣族园 人们常说,西双版纳是一只美丽的绿孔雀,孔雀的尾巴在橄榄坝,傣族园就是孔雀尾巴上最美丽的羽翎。 位于距景洪市27公里的勐罕镇,园内有五个傣族自然村寨。这里景色秀丽,民风淳朴,充满着诗情画意,一年四季青翠嫩绿、竹林环绕、果木成林、香蕉、椰子、槟榔、菠萝密、芒果,给寨子洒下了一片片浓浓的绿荫,幢幢竹楼掩映在青树绿竹之中,阵阵热带花开的幽香随风送来,一片清幽恬静。古色古香的佛塔,佛寺与旖旎风光相互掩映,形成了具有独特佛教文化内涵的风景名胜和园林景观,给人予一种新奇,美妙和寄托美好愿望的感受,所以素有“绿孔雀羽翎“的雅称。 走进傣族园,首先看到的是最具傣家特色的园林式建筑,这里花开花落无四季,瓜果飘香溢全年。近千年的佛塔佛寺金碧辉煌,在天地间构成了人与佛的衔接,佛在这里显灵,人在这里期盼。 走进竹楼,登上杆栏式建筑的傣家,静静的坐下来,体会傣家人的待客礼仪,慢慢的饮酒,细细的品尝,傣家人的风光、神韵就这样在一喝一品一食中融进了无穷的情趣和韵味。园林学家说,傣族园是庭院园林的典范;历史学家说,傣族园是一座活着的民族历史博物馆;植物学家说,傣族园是植物王国的基因库;文学家说,傣族园是人间仙境,是远离闹市,难得寻找到的世外桃园…… 曼春满佛寺始建于佛历1126年,也就是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1400多年来,佛寺经过多次修复、重建。在文革时期幸免于难,原因是村社生产队把它做为圈养牲畜、堆积粮食的地方,既然有用处,又何必拆除呢?所以,佛寺没有受到大的破坏。佛寺中间有四根很粗的圆柱,据说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这座金碧辉煌的佛寺是橄榄坝的中心佛地,凡重大的佛教活动日,坝子里的信徒和各个佛寺的和尚都要前往朝拜。佛寺里的建筑修复都是靠村民和虔诚的信徒们捐钱、捐物来完成。大门里面的两座供台,专门用来摆放施舍给飞禽的食品,以示佛家的博恩。对着金塔的楼阁称为诵经阁,是和尚传授经文的地方,其他人员都不得出入。 诵经阁四角地上有几个半截入土的金粉石,起标志作用,表示金粉石以内为禁区,除佛爷、和尚以外,人们不得踏入。寺庙内的高大塑像是佛祖释迦牟尼的佛像,在佛像背后有一棵高大古老的圣树--菩提树,当初释迦牟尼就在这棵菩提树下成佛的。佛寺大殿中较高的台阶叫僧侣台,是佛滴水转运,拴线祝福的地方。 佛寺内悬挂的长白布条,是傣家人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的象征。像左边的画廊是曼春满佛寺的著名经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讲述的是《召爹米转世》和《释迦牟尼的故事》,生动逼真地展示了傣族先民的生产、生活情景及对佛的形象化理解和敬仰。其中靠右侧有一幅是讲述勐罕来历的。勐:指"地方";罕,"卷起"之意。勐罕,即卷起来的坝子。传说,佛祖释迦牟尼被请到这地方传教时,对他怀着万分崇敬的人们用白布铺地迎接,因路长而布不够用,人们就将仅有的白布铺了又卷,直到曼春满。释迦牟尼感动至极,当即为这地方赐名勐罕。 佛寺前三棵棕树就是用来制作贝叶经的贝叶棕,这种树只能活六十年左右,一生只开一次花,花是乳白色的。花儿开放后,就迅速枯死。 曼乍寨,即厨师寨。因为这个寨子过去专门培养给土司衙门做饭菜的人而得名。村口的四棵菩提树,就是傣家人的神树。树下草坪是深受欢迎的绿色舞台。五个寨子的村民在农闲时分,都要在此聚一聚,自得其乐地表演民族艺术,既是演员,又是观众。请注意听,这是赞哈为您们献歌。傣语"赞哈"是歌手的意思。赞哈调较为固定,歌词即兴编成。傣家人贺新房和举办婚礼时,都要请赞哈唱歌。她现在唱的大意是:欢迎远方的贵客来到傣族园,您们的光临,是我们傣家的荣幸。希望各位朋友在这里玩得开心愉快,祝各位朋友旅途平安。大家看这位波涛吹奏的管乐叫做"必",也就是竹笛。"必"这种乐器村村寨寨都有,男女老少皆知。它是赞哈演唱时必不可少的 一种乐器。没有"必",赞哈开不了口。老人们说:"歌声离开了必,就象菜里面没有盐巴。" 白塔不远处有一口不同寻常的井--那就是公主井。据说,兴建白塔时,曾得到老挝公主南波罕的资助,公主亲自到曼听观察,很快挖掘了这口水井。只可惜她的生命太过于短暂。白塔刚建造完毕,她也悄悄地告别了人世。村民们非常怀念这位美丽而善良的公主,每逢月儿圆时,村民们都走近公主井,传说从水里可以看见公主洗脸、梳头、照镜子。 公主井旁边有一处奇观,那就是塔包树。这棵菩提树与静静流淌的澜沧江紧紧相望,不知什么时候它开始从塔间成树,形成塔包树奇观,傣族村民一直把它视为神圣之树。其实这种景观属于一种植物寄生现象,它是先有塔,后有树。据说有一位泰国老佛爷曾在曼听讲经,倍受村民崇敬,在他圆寂后,傣家村民为了纪念他,就在此修了一坐塔。数年以后,塔的中间长出了一棵被傣家人视为神树的菩提树,这棵树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据傣家老人说,这种景观是一只小鸟惹的祸,因为他偷吃了傣家菩提树的果子后,没有经过消化,把粪便排到了塔顶上,于是就形成了独有的一种自然景观。菩提树是一种榕树,它的根系比较发达,现在正由内向外曼延。 旁边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的古树叫"将军树",学名"地轮桃",又叫"大花五丫果",每年冬天开花结果,夏天落叶,据说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传说,傣家人民在修建公主井时,井上镶满了宝珠,为了防止遗失,派了一位将军在这里守护,当地人为了纪念这位将军,栽下了这棵"将军树"。每年傣历4月15日,如果在树上拴上一根红线,可保佑您一年平安吉祥。 傣族的庭院园林,虽然面积有限,但庭园内植物的种类却数不胜数。家种水果、野生水果、家种蔬菜、香料、染料、观叶植物、纤维植物、药用植物、食笋竹类、木本、藤本、草本……各种各色,应有尽有。在中低海拔地区一些占地面积较大的傣家庭院内,常见的果木有椰子、芒果、菠萝密、柚子、番木瓜、番石榴、番荔枝、三亚果、缅枣、酸角、香蕉、芭蕉等。院内除种有青菜、白菜、瓜、豆外,还有树头菜、臭菜、甜菜、刺五加、树茄、滑板菜、等要本、藤本野菜和香茅草、香蓼、丁香、花椒等香料以及槟榔、草蔻、姜黄、白花丹、虎杖、落地生根、接骨木等药用植物。高大的果树上,往往还可以看到用绳索捆附在树干上的石斛等树生兰花。此外,人们还在庭院前的道路两旁栽种成行的椰子和槟榔。在场间种植菩提树、高榕树,整个村寨也像一片园林。 勐巴拉纳西剧场,这是云南省旅游景区最大的露天剧场。在这里,你们可以边休息,边观赏经典大型傣家歌舞表演。丰富的傣族民间舞蹈孔雀舞、蜡条舞、长甲舞、鱼舞、刀舞、棍舞、拳舞等,都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著名的傣族舞蹈家刀美兰和以跳傣族舞蹈著名的白族舞蹈家杨丽萍,就是从西双版纳这块土地上展翅高飞的金孔雀。
独树成林 独树成林位于打洛镇边境贸易区内的曼掌寨子旁,距离打洛镇政府以南3.5公里,靠近中缅边境的地方。这是一棵古榕树,有900多年的树龄,共有31个根立于地面,树高70多米,树幅面积120平方米,枝叶既像一道篱笆,又像一道绿色的屏障,成为热带雨林中的一大奇观,打破了“单丝不成线,独树不成林”的俗语。 那些大榕树除主干外,还从枝干上生出许多柱根插入土中,支柱根又变成了另一棵树,形成树生树,根连根的壮观景象。自1992年起,被当地群众在四周种植花草,开辟为景点后,每天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赏和拍照。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是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之一,总面积2420.2平方公里,它的热带雨林、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珍稀动植物种群,以及整个森林生态都是无价之宝,是世界上唯一保存完好、连片大面积的热带森林,深受国内外瞩目。西双版纳地理位置特殊,是欧亚大陆至中南半岛、南亚热带向北热带的过渡地区,它的北面有高原,南面有南亚热带,形成独特的南亚季风气候,加上复杂的地形和不同的地热条件,又形成了多种气候,交错分布着多种类型森林。整个西双版纳有8个植被类型,11个亚型 ,高等植物有3500多种,国家级保护动物有99种。州内现有五片自然保护区,范围达2400平方公里,在地图上可以看到这些地名:勐养、勐仑、勐腊、尚勇、曼搞,其中勐养在景洪县,曼搞在勐海县,其余都在荔腊县。勐腊地区由于幸免于第四纪冰川袭击,保存下古生代和中生代繁盛的蕨类植物、裸子植物30多种,它们被称为一亿年前的植物化石。在此,可欣赏到原生状态的森林景观。勐养是离景洪最近的自然保护区,当天可以来回。在路边的勐养镇,可以见到两棵造型绝妙的榕树,榕树的一条气根伸展出去,好像大象卷曲的鼻子,其他的气根居然配合默契,构成了大象的身子和腿,更为奇特的是,勐养三岔河地区恰好是野象出没的地方。科研人员为了观测野象在勐腊保护区的纵深地段,于数十米高的树上架起数百米长的铁索链,让人可在“空中”走动,便于追踪观测到野生动物的活动而不至于受到伤害。 原始森林公园 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是由浙江金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自有资金全额投资,总占地面积25000亩,首期投资8600万元, 是西双版纳最大的综合性生态旅游景点之一,公园融汇了独特的原始森林自然风光和迷人的民族风情。园内有北回归线以南保存最完好的热带沟谷雨林,孔雀繁殖基地、猴子驯养基地、大型民族风情演艺场、爱伲寨、九龙飞瀑、曼双龙白塔、百米花岗岩浮雕、金湖传说、民族风味烧烤场等十大景区五十多个景点,突出体现了“原始森林、野生动物、民俗风情”三大主题特色。 公园地处昆洛国道旁,距景洪城区8公里,园内森林覆盖率超过98%,品种繁多的热带植物遮天蔽日,龙树板根、独木成林、老茎生花、植物绞杀等植物奇观异景随处可见,峡谷幽深、鸟鸣山涧、林木葱茂、湖水清澈,让您真切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爱伲寨的抢亲、泼水节的欢畅、各民族的歌舞表演,任游客亲身参与,使游客置身于浓郁的民族风情中留连忘返。孔雀开屏迎宾,猴子与人嘻戏,黑熊、蟒蛇、蜥蜴、穿山甲等珍稀动物,让您见识真正的动物王国,让游客充分感受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和谐相融…… 园内按三星级标准建设的金湖国际度假村,建筑风格独特,设施设备齐全、空气清爽宜人,有豪华标准套房100间,有能容纳700人同时进餐的特级餐厅和“阿拉维”民族风味烧烤场、设施先进的特级歌舞厅、美容美发、桑拿、商场等各项配套服务,是游客休闲、食宿、娱乐的好去处。 勐仑植物园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西双版纳勐仑植物园全称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坐落在勐腊县勐仑镇。植物园被湄公河的支流罗梭江环绕着状如葫芦形。 植物园是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教授于50年代建立。园林占地面积900公顷,培植有中外热带植物3000种,各种植物长势良好。植物园中设有植物标本馆,珍稀濒危植物种资源库和物技术实验室,已成为我国热带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重要研究中心。 孔雀湖 孔雀湖位于允景洪中心,占地18700平方米,三面有湖水围绕,清如明镜。。1977年始辟为公园,园内建有亭台水榭,植有奇花异卉,并饲养着孔雀、巨蟒、狐狸、野猪、猴子、八哥、画眉等珍稀动物。岸上奇花异卉争奇斗妍,湖中建有傣式水榭,湖水也清清,碧波也荡漾,睡莲盛天,宁静的湖面倒映着街道两旁挺拔的油棕、贝叶、槟榔、椰子,是游客乘凉、歇息的好地方。湖内备有游船,游人可在迷人的孔雀湖上荡起双桨,尽兴游玩。 野象谷 西双版纳野象谷位于景洪以北的勐养自然保护区内,地处东西两片林区结合部的河谷。在这片上百万亩的热带雨林里生长着多种植物,层绿叠翠、郁郁苍苍,热带竹林连成一野象谷图片片,为亚州象等野生动物提供了最适宜生长,繁衍的栖息之地。现存亚州象近300头,野象三五成群经常出没在河边、密林,甚至到公路上徜徉,踱到人们视野内觅食、饮水、洗澡、散步、嬉戏。 目前,已被省、州政府列为重点森林旅游景眯来建设。现在景区内已完成100门程控电话通讯工程,4。08公里游道铺设,三贫河道钢索吊桥,1400米的停滞不前车场,188平方米的宾馆,200平方米的傣式竹楼餐饮部,600平方米的水上综合娱乐场。 三岔河自然保护工以其特有的热带原始森林景观和数量较多的野生亚洲象,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是集旅游、度假、林业科普、会议和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此外,这里膛有国内第一个人工繁殖饲养蝴蝶实验场,可向游客展示蝴蝶恋花生长的全过程,并提供标本作纪念。 傣族园 位于西双版纳橄榄坝,景区内有我国保存最完好的五个傣族自然村寨,占地面积3.36平方公里,预计投资1.5亿元人民币,分三期完成。第一期投资4200万元,已完成土地征用,道路修建,旅游购物区地下水管、电线的埋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旅游景区大门楼、迎宾广场、老景区的包装、村寨旅游线路、江边活动区、旅游购物区、烧烤场、泼水广场、大型露天剧场 。 橄榄坝 橄榄坝,在泰语中叫做“勐罕”,“罕”的意思是卷起来。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到这里讲经,教徒们就用棉布铺在地上,请佛祖从上面走过去,佛祖走过去后,教徒又把布卷起来。勐罕就是这样的名的。 橄榄坝的海拔只有530米,是西双版纳海拔最低地方,也是气候最炎热的地方,炎热的气候给橄榄坝带来了丰富的物产,这里热带水果种类繁多,除鲜果外,橄榄坝还出产大量的果脯,所以在橄榄坝到处都看得到水果和果脯市场。 自然、纯朴、宁静的橄榄坝素有“孔雀羽翎”、“绿孔誉尾巴”的雅称。人们把橄榄坝比作开屏孔雀的尾巴——绚丽多彩,而橄榄坝上布满了美丽富饶的傣族寨子,就像装点在孔雀尾巴上闪亮的花斑。橄榄坝两个比较大的寨子,一个是曼松满,也就是花园寨,另一个是曼听,也就是花果寨。无论你走进哪一个寨子,都会看到典型的缅寺佛塔和传统的傣家竹楼。寨子四周到处是铁刀木树,又叫挨刀树,这种树砍了又发,越砍越发。傣族很注意保护自然环境,他们在寨子周围种上这种铁刀木树作为烧柴以保护当地的森林资源。 勐腊望天树 勐腊补蚌望天树空中走廓距景洪190多公里,距离勐腊县城18公里。望天树高耸入云的雄姿,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想,数百棵望天树形成一处神秘的自然景观,不但被国家列为自然保护区,而且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慕名前来参观游览。 望天树一般的高度在40至70多米之间,最高的竟达88米。这种树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寿命长,出材率高,用途广泛,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空中走廊就架设在望天树林区,是从国外引资建设的项目。走廊全长2.5公里,用钢绳和锁链直接在大树上捆绑而成,走廊上面铺置木板路面,四周有绳索保护,高20米以上。游客走在上面还可以眺望自然保护区一片绿海的景观。这种美好的享受,只有当你到了空中走廓上才能领略得到。 民族风情园 民族风情园位于景洪市城南、风景秀丽的流沙河畔,占地面积66.7万平方米。分为南园和北园,它将西双版纳珍贵的热带植物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溶为一体,可以说是西双版纳景观的一个缩影。 南园的春季,繁华似锦,争奇斗艳;南园夏季,沉甸甸的水果挂满枝头;南园的秋季,郁葱葱,凉爽宜人;南园的四季,俨然是个绿的世界、花的世界、美的世界。 北园:这里住着“水的民族”、“谷”族、“濮人”的后裔、“舅舅的后代”、“猎虎的民族”,流传着《召树屯》、《娥并与桑洛》的故事,《烟本雀本》和《牡帕密帕》的史诗,《神人顾米亚》的神话,《布林嘎与伊梯林嘎》的传说,似出水芙蓉的傣家少女,山花烂漫般的哈尼姑娘,雍容华贵的瑶族妇女,她们吹着“葫芦丝”、“芦笙”,唱着“巴什”情歌,跳着孔雀圆圈舞,尽情地享受着“泼水节”、“汤帕节”、“特懋克节”、“扩塔节”、“盘王节”带来的祝福与喜悦地徜徉在这水声、歌声、笑声、欢声的海洋里。 公园哈尼族的独绳秋,供游人一试身手;还有傣族、哈尼族、基诺族、布朗族、瑶族、拉祜族的展览馆,为游人介绍西双版纳的民族风俗,和展出多民族的历史文物。园内还开辟了4个露天歌舞场,举办傣族孔雀舞、象脚鼓舞、哈尼族竹微舞、基诺族大鼓舞、拉祜族三弦舞及彝族芦竹舞表演,并邀游人共舞同乐。在“泼水节”期间,还增加多种民族游乐项目如斗鸡、傣族婚礼中的拴线等婚俗表演和泼洒圣水等民俗表演。平时还可应团体客人的要求,组织多种民俗活动。 热带花卉园 西双版纳热带花卉园建于1997年,占地面积1200亩,其前身为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的热作标本园。 该园以“园林的外貌、科研的内涵”为主题,集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科技成果展示、旅游观光、爱国主义教育和科普教育为一体。 曼听公园 曼听公园在允景洪城内的曼听寨边,千年以前是西双版纳如片领的御花园,傣语称其为"春欢"(魂园)。随着荒地开垦为花果园,来这儿居住的人增多,而成为如今的曼听寨。公园占地400余亩,建有一座纪念周恩来总理1961年到曼听寨参加泼水节的纪念铜像。敬爱的周总理身着傣服,左手端水钵,右手持橄榄枝,两旁是傣族群众载歌载舞相互泼水祝福的浮雕,生动逼真。公园内有佛寺两座,以及"傣王宫",孔雀园、泼水场,各工艺品长廊,融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为一体,让人常心悦目。 基诺山寨 基诺民俗山寨位于野象谷至勐仑植物园之间的基诺乡巴坡村,位于景洪市东部,距景洪市28公里,西距勐养镇70公里,是基诺族世代繁衍生息之地。基诺族是国家承认的56个单一民族的最后一个。人口较少,大多居住在此地。山里分布着40多个村寨,聚居着17000多人。在这里不仅可以观赏基诺山景色,也可以体察基诺族风情。 基诺山,古称攸乐山,是历史上有名的六大茶山之一,在云南古代第一部风物特产百科全书《滇海虞衡志》中曾有记载。“基诺”二字系基诺语,“基”是舅父,“诺”是后代,“基诺山”就是舅父的后代居住地,从此亦可窥基诺族文化。 迎着和煦的阳光,在基诺族创世始祖“阿嫫腰北”的注视下,那片苍翠茂密的树林掩映下的山寨大鼓门打开了她热情的大门,玛黑、玛妞的雕像忠实地守护着基诺人自己的乐土。 卓巴房的5根神柱显现出它的神圣权威,大公房和长房浓缩着基诺人对生活的点滴感受,基诺长廊中铭刻着基诺族丰富的狩猎文化和民间艺术,太阳花坛中的太阳花含羞地表达着真挚的情感,大鼓舞的鼓点与舞式中洋溢着浓厚的原始宗教风味。 在这片土地上,历史的双足曾在这里走过,对于宗教神秘的想象仍未停止,独特的民族风情处处可以拾掇。 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中蕴藏丰富的生物宝藏,素有“动植物王国”、“植物王国”、“药材之乡”等美誉。无论在景区、市区都有傣族妇女出售傣族特色的服装以及手工艺品、竹编工艺品,还有热带干果蜜饯、茶叶(普洱茶)等价廉物美,可以尽量砍价。 比如傣族彩绘木雕,一般来说越沉的质量越好,大多为大象形状,大的约100元,小的几十块就行。又如傣族织锦,一般而言60元左右。 行知提示:游客在集市上购买到的“缅甸玉”之类的物品,多半是假货,不要贪图小便宜,最好到有信誉的大型商场内购买,并且索要发票。 傣族: “桑勘比迈”节:即泼水节,公历4月13日至15日。举办盛大佛事活动,此外还有丢包、划龙舟、放高升、堆沙、斗鸡等活动。 节日高潮是泼水, 所谓“湿透全身,幸福终 生”。 哈尼族:“嘎汤帕”节:(思念祖先、弃旧迎新的意思),公历1月2日至4日。人们舂糍粑,祭家神、办酒席。男女青年邀约上山采野花、摘野果。男人无论老少都打陀螺。 拉祜族:“拉祜族”节:时间与汉族春节相同。主要食品是舂糯米粑粑。初一早晨去山泉抢新水。初一至初三称为女人年,由男人招待客人,操持家务,初十四至十六为男人年,男人可以上山打猎,纵酒欢歌,节日主要活动是跳芦笙舞。 布朗族:“豪瓦萨”节:即关门节,公历7月中旬。家族成员向家族长举行“松玛”(忏悔)仪式,祈求来年平安无事,消灾免难。 基诺族:“物懋克”节(过年):公历2月6日至8日,敲响大鼓,举行剽牛、备耕、打铁、铁匠收徙传艺等仪式。 瑶族: 盘王节:也称“跳盘王”或“还盘王愿”,“盘王”即“盘瓠”,它是瑶族的祖先和图腾的象征。地区特产 茶叶 西双版纳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叶发源地之一,在勐海有一株700余年树龄的古茶树。著名的普洱茶六大茶山均在版纳境内。早在明清时期,普洱茶就是中国最古老的茶马古道上的重要商品,并经古道远销中亚及西亚地区。版纳的大叶种茶加工出的红茶,色泽鲜润,香气馥郁;绿茶日毫显明,汤色清绿。著名的茶叶品种有:南糯白毫、佛香茶、云海白毫、岗绿、旋云茶等。 咖啡 小粒咖啡是西双版纳的重要的咖啡品种,浓郁的香醇之中,有一种特有的回甜,是热带非洲出产的咖啡所不能比拟的。在版纳的热带作物研究所可以买到加工好了的小粒咖啡,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热带水果 版纳的热带水果种类繁多,常年水果不断。有香蕉、菠萝、芒果、酸梅、酸角、柚子、杨桃、牛心果、菠萝蜜和西番莲等等,对初到本地的游客有着非同寻常的吸引力。 菠萝蜜是版纳最大的水果,可重达30公斤。西番莲是被称作是集数十种水果于一身的“百香果”,成熟的果实气味芬芳,生津止渴,加水冲兑成饮料,具有醒脑避暑的功能。 药材 版纳的热带雨林中生长着众多奇异的药材。“活血圣药”血竭就是其中的一种。血竭又称“麒麟竭”,主要医治跌打、损伤、血瘀疼痛、风湿麻木、妇科杂症等疾病,同时也是配制药品“七厘散”的主要原料。 西双版纳勐仑植物园,采用生长在热带雨林中的龙血树,加工成的"雨林牌"血竭皇是血竭中的正品,其疗效优于进口原料生产的皇冠牌血竭。1992年被云南省卫生厅审定为“云南优秀药品”。1994年11月在广州的第六届中国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上,被国家科委评为金奖。1995年又获得第二届中国科技精品博览会金奖和科技创新奖。 南药 南药,原指东南亚和非洲等地所产的药材。西双版纳由于气候条件优越,有南药的异种、缘种生长,蕴藏着丰富的药物资源,生长着缩砂蜜、安息香、云南萝芙木、千年健、蔓京子、使君子、重楼、琥珀等几十种药材。有些药物虽然与传统南药不是同种,但药效与南药相同,也归属于南药类型。解放以后,为解决南药严重不足的困难,西双版纳在国家的扶持和有关科研单位的支持、帮助下,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发展南药生产,使许多外引南药在西双版纳扎根。全州3个市县中,有一市一县被列为云南省药材生产基地县,全州的南药种植面积已达到6000多公顷,成为小有名气的南药之乡。 砂仁,是西双版纳生产的主要南药。这种姜科豆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果实,具有行气、健胃、消食等效用。中医用于医治胃腹胀痛、恶心呕吐、肠炎、痢疾。民间以嚼食或泡酒医治胃肠疾患。这种药材可种植的地域十分有限,但西双版纳的生态环境却有利于砂仁的生长。据药材部门50年代中期调查,全州有野生砂仁733公顷,有产面积340多公顷,年产量达5200多千克。西双版纳的野生砂仁,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等部门进行植物和生物检验、鉴定,药品质量上乘,为药材公司收购。 由于西双版纳具有发展砂仁生产的条件,医科院药植所和药材部门,从60年代中期便开始有计划地引种品质最佳的阳春砂仁,经试种获得成功后,在景洪市、勐腊县大面积推广。全州砂仁种植面积已超过4000公顷,产量已占全国砂仁产量的20%~25%。西双版纳引种的阳春砂仁,经国家有关部门组织专家鉴定,性能、品质与原产地相同。 爪哇白豆蔻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有消食健胃作用,主治吐逆反胃、腹账、呕吐。西双版纳从70年代引种成功,每株每年可分生植株15株左右,自然结实率一般为20%~40%,最高可达70%,在自然状态下,每公顷可产225千克。全州已广种植200多公顷,部分白豆蔻已开花结实,现有产量约3000千克左右。目前的引种面积,位居全国榜首。 萝芙木,西双版纳傣语称为“麻三端”,原有野生种。萝芙木根有镇静、降血压、活血镇痛作用。用下于治疗高血压、眩晕、失眠等症,是提取“利血平”“和寿比南山”的原料。西双版纳虽有野生萝芙木,但藏量有限。因此,医科院药植所于60年代开始引种催叶萝芙木,中国萝芙木、印度萝芙木等十多种萝芙木属植物。引种成功的催萝芙木中利血平含量高达0.1%,位居国内引种地之首,已用于制成“降压灵”投放市场,首批出口阿尔巴尼亚。 版纳地毯 是我国羊毛手工编织地毯中具有独特地方民族风格的一种。版纳地毯选用本省所产优质羊毛作原料,精心纺织而成,图案设计独具匠心,从各民族璀璨的历史文化中吸取营养,融合各民族传统的装饰艺术,加以创新,富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图案美观,绚丽多彩,给人强烈的装饰美感及艺术享受,并具纺织工艺精良,产品质地紧密,富于弹性,经久耐用,因而成为受欢迎的实用工艺品,陈设于客厅、卧室,富丽堂皇,满室生辉,令人倍增生活情趣。 傣族通巴与花包 通巴即挎包:以各色手线、棉线织成。包长30余厘米,宽20余厘米。包的正面、背面及侧面织有花卉鸟兽或几何图案,包底部缀有彩穗,色泽鲜艳,做工精细,包形小巧,民族特点鲜明,是深受游客喜爱的纪念性商品。 花包:傣语称“骂管”,本是丢包时男女传情、娱乐的玩具。歌舞餐厅将丢包活动搬上舞台后,花包就成了小巧玲珑的独具民族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在景洪,你可随处看到游客胸前挂着色彩艳丽、小巧精美的傣族花包走在街道上。最佳旅游时间 任何时间都可以去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是云南省内为数不多的一个没有冬季的地方,在最冷的1月,这里的平均气温是16℃,而最热的时候,平均气温也只有28℃。这样的气温使得西双版纳是个从来没有降过雪的地方,也个是长时间处于阳光下面的地方。西双版纳一年只有旱季和雨季,所以有“长夏无冬,一雨成秋”的说法。 11月至次年的4月到西双版纳旅行是最合适的,这段时间气温不高,也不冷,如果6—9月到西双版纳旅行就有机会尝遍那里的热带水果,真是妙不可言。5—10月进入雨季,不过这里的公路路况较好,所以还是挡不住这里的旅游旺季的到来。 旅游小贴士 1、为防备蚊虫和强烈的日光,雨伞就不用说了,还需准备驱蚊和防晒用品,防中暑药(例如霍香正气胶囊)都是不可缺少的。 2、游览时要尊重傣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 3、西双版纳地区珠宝玉器较多,选购时需仔细甑别。 4、赴缅甸等边境地区旅游,须特别注意安全和卫生。 5,西双版纳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温暖宜人。最佳的旅游时间在10月至次年6月。年平均气温21℃,这里从来不下雪,即使在1月份,白天气温也很高。 6,一定要带上足够凉快的T恤和短裤,最好带一件薄外套,因为早晚会有点凉,拖鞋是一定要准备的,到了那边基本上每天都穿拖鞋,运动鞋是绝对无法忍受的。 7,得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包出租车去景点,出租司机一开始会给你个比较低的包车价,但是会强迫拉你去一些商业景点和购物场所,他们拉游客到这些地方都会有几十元的好处费,如果你坚决不去,他们会缩减你的行程,例如答应回来送你到机场,你如果没有去他们推荐的景点或购物场所,回城后肯定就会找各种理由不送你去机场了,但是车费绝对不会给你减。
西双版纳野象谷野象谷简介: 在历史上,中国是一个产象的国家。经过数千年来沧海桑田的变迁,目前只有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中还有约300头亚洲象在生息繁衍。象群活动于小勐腊保护区及勐俞保护区内,属国内象。在勐腊保护区的则属国际象,他们有自己的通道(象道),经常出入中国和老挝两国之间。 景洪市北部47公里处的勐养镇三岔河的野象谷,是野象出没最频繁的地区,他们隔一段时间就要到那里去吃一些含有盐分的水和泥土,以补充体内的需要。在野象谷中建有一些大树旅馆和观象台,旅客如有耐心,可在1、2天内看见野象到河边饮水、洗澡。
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西双版纳原始森林简介: 位于澜沧江以北,距离景洪8公里,是全州离景洪最进的一块原始森林。在这块森林里,流淌着水银般明净的莱阳河。 河谷两岸生长着茫茫苍苍的原始热带鱼林。那里有繁衍了100多万年的天然木,有高耸入云的望天树,有10多人合围的巨大板根,有两棵树缠在一起的“绞杀树”,还有各种寄生在树干上的小花,与树的绿叶相辉映。 公元里还栖息着上千种动物,在密林深处,可以看到奔跑的鹿、悠闲的鹤,在古藤上荡悠的猴,偶尔也能一睹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牛和犀鸟的身影。
西双版纳民族风情园 民族风情园坐落在景洪城南风景秀丽的流沙河畔,占地1000亩。过去,这里是一个研究种植的科研基地。1988年,州政府正式将它改建为民族风情园。它将西双版纳珍贵的热带植物同浓郁的民族风情融为一体,是美丽的西双版纳的一个缩影。 风情园分为南园和北园。南园设有热带水果、植物标本、沙滩日浴游泳三个游览区,种植着芒果、荔枝、柚子、杨桃、菠萝蜜、椰子等热带水果600多亩,咖啡50多亩,还有速生林、棕榈、槟榔、砂仁等珍贵植物标本几十个品种,还有弯月形的池塘100多亩。园内终年绿树成荫、繁花似锦。在公园北侧的动物园内,饲养着大象、绿孔雀和各种热带鸟类,构成了西双版纳自然景观的部分缩景。 风情园的北园又分为民族风情展览和民族游乐活动两部分。民族风情展览由傣寨、哈尼寨、基诺寨、瑶寨组成。各寨都由代表各民族特色的建筑组成,在这里可以观看民族歌舞表演,了解这些民族的风俗民情、生活习惯。 民族游乐活动有赶摆、放高升、放孔明灯、丢包、泼水、斗鸡、傣族婚礼等民俗活动。
橄榄坝(傣族园) 橄榄坝位于景洪东南约30公里处的勐罕镇,几百户傣族人家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所以这里具有浓郁热带风光和民族色彩,是傣家竹楼及水上风光的结合。同时,这里有丰富的热带水果及旅游商品可供游客选择。 橄榄坝在泰语中叫做“勐罕”,“罕”意思是卷起来。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到这里讲经,教徒们就用棉布铺在地上,请佛祖从上面走过去,佛祖走过去后,教徒又把布卷起来。勐罕就是这样得名的。橄榄坝的海拔只有530米,是西双版纳海拔最低地方,也是气候最炎热的地方,炎热的气候给橄榄坝带来了丰富的物产,这里热带水果种类繁多,除鲜果外,还出产大量的果脯,所以在橄榄坝到处都看得到水果和果脯市场。 橄榄坝意为“宫廷花园寨”,里面有两个比较大的寨子,一个是曼松满,也就是花园寨,另一个是曼听,也就是花果寨,无论你走进哪一个寨子,都会看到典型的缅寺佛塔和传统的傣家竹楼。景区内的椰子树、槟榔树、芒果树、菠萝蜜、绣球果等热带植物和花卉布满整个村寨,树丛中掩映着座座傣家竹楼,赏心悦目。 每年的傣历新年,也就是泼水节期间,到橄榄坝镇上赶集的群众都要专程来这里游览、朝拜、欢度节日,非常热闹。而且,这里每天下午3点都会有表演,之后在广场上有大型的泼水活动,游客可以参加,尽情欢乐。
曼典瀑布 曼典瀑布位于景洪西南方向27公里处,瀑布从悬崖处飞泻而下,共有10多级,落差20米,宽10米。 这里属于热带沟谷雨林地区,各种植物层层叠叠,组成相互依附的热带植物群落。阿玛山原始森林里还有许多动物,画眉鸟悦耳的歌声,使古老的森林充满了生机。 特别提醒:每年5-10月的雨季时,观赏曼典瀑布的效果最佳。
西双版纳美食推荐
西双版纳酒店精选
西双版纳自驾游线路
旅游新闻推荐
- 132018-12
- 昆明福海立交桥匝道下人行天桥太低,高个子走必需垂头
记者 刘嘉 实习生 钱洪敏 摄影报道云南网讯 一个多月...
- 092018-11
- 石林阿诗玛文化节暨旅游推介会在京举办
记者 陈飞云南网讯 5日,中国·石林第三届国际阿诗...
- 052018-11
- <BR>云南代表团再获银牌,【2017全运会】全运会第9个竞赛日
图为董国建在比赛中。记者 周灿 摄记者 方学良云南网...
- 182018-09
- 【视频】抚仙湖铁人三项赛正式开赛,精英组岁数最小参赛者18岁
自行车比赛跑步比赛9月3日早上8点,2017抚仙湖嘉年华...
- 152018-08
-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开展《云南省艾滋病防治条例》执法搜检<BR&g...
记者 瞿姝宁云南网讯 按照省人大常委会2017年监督工...
- 202018-04
- 阿细跳月民族节拍照睁开幕
记者 郑千山云南网讯 昨日,为期一周的“记忆弥勒 影...
- 142018-02
- 【2017文博会】第四届文旅投洽会10日在平和启幕
记者 陈熙 云南网讯 安宁市政府昨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
- 132018-01
- 昆明一小区车库平安出口指示灯频遭损坏,疑被熊孩子“毒手摧花”
记者 张晓橙 实习生 徐浩慧颍 陈燕 马倩 摄影报道云南...
- 182017-11
- 同比削减40%,上半年云南产生各种临盆平安事故748起
7月24日从云南省安监局了解到,上半年全省发生各类生...
- 152017-09
- 昆明创文已经落榜?官方辟谣称专家尚未测评,效果还没出
交通秩序越来越好志愿者为创文出力非法广告越来越少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