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青海,图记塔尔寺

2019-08-09 09:5612759人浏览

西北草原绿草如茵,牦牛成群。深呼吸一口,扑鼻而来的是草木泥土的芬芳。青海湖畔湖水湛蓝,油菜花开。车子在环湖公路中穿行,仿佛置身于宫崎骏的动画世界。一路向西,深入柴达木盆地,潜入无边的梦境。在折返西宁时,遇见600多年的黄教圣地。行走青海,迷失在浩瀚天地中的绝美风景,又顿悟于沉静莲花山中的塔尔寺。   塔尔寺

塔尔寺,又称作金瓦寺、塔儿寺,藏语称为“衮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占地600余亩的塔尔寺,大小建筑共1000多座,4500多间殿宇僧舍,分布于莲花山的一沟两面坡上。这些建筑依山叠砌,蜿蜒起伏,高低错落,交相辉映。寺内古树参天,佛塔林立,景色壮丽非凡。寺庙的建筑涵盖了汉宫殿与藏族平顶的风格,独具匠心地把汉式三檐歇山式与藏族檐下巧砌鞭麻墙、中镶金刚时轮梵文咒和铜镜、底层镶砖的形式融为一体,和谐完美地组成一座汉藏艺术风格相结合的建筑群。除宏伟壮丽的建筑群外,塔尔寺还是一座文物精品荟萃的文化艺术宝库。木雕、砖雕、尺度技艺、佛像、佛塔、佛经、僧装服饰等的制作工艺均异彩纷呈,其中壁画、堆绣、酥油花被称为“塔尔寺艺术三绝”。

【八宝如意塔】

入寺首先看到的是位于寺前广场的八宝如意塔。据说,这座八座塔是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一生中的八大功德而建造的,建于1776年。塔身造型大同小异,白灰抹面,底座青砖砌成,腰部装饰有经文,每个塔身南面还有一个佛龛,里面藏有梵文。各地信徒常来这里绕塔朝拜,虔诚有加。   青海旅游攻略

【小金瓦寺】

小金瓦寺又名为护法神殿。寺中回廊陈设野牛、羊、熊、猴等标本。据说,这些走兽标本象征一切恶魔鬼怪已被神征服。殿的左边有一匹白马标本,寺前矗立着时轮塔,又称太平塔,造型别致、挺拔、古朴秀丽,佛塔塔底呈方形,为藏式瓶形塔。三层塔座支承塔身,基座四周有4个塔龛,分别供四大天王。

【鞭麻墙】

塔尔寺建筑墙体上部多用高原特有的植物鞭麻染成赭红色,切成段码齐成为墙体的一部分,俗称鞭麻墙。这些赭红色的墙体连绵不绝,浸染着松香烟气,汇聚成了信仰的力量。寺里的印经院专门印制经典著作,包括制版、刻版、印版、印刷、洗版、裁装等工序,而且机构健全,但不对外开放。墙面的砖雕,生动有趣,门楼的木雕和彩绘,也十分精美。

【大经堂】

大经堂是塔尔寺的主体建筑群,也是塔尔寺的一系列建筑中最主要的殿堂。这里是僧人诵经和进修学习的地方,遇到活佛莅临的日子,更是僧众聆听佛法的场所。大经堂内部的陈设非常考究,饰有黄、红、绿、蓝、白五色的幡、帏和各式天花藻井,满堂林立。经堂由藏式棱柱分隔成很多小的开间,柱子一共是168根,其中60根为暗柱,建在墙壁内。殿内大柱都由龙凤彩云的藏毯包裹,整个经堂五彩缤纷,富丽堂皇。柱身上包裹着的图案精美的藏毯是蒙古王公的赠品,柱间摆放的藏式毯子叫做“佛团垫”,僧人们就在“佛团垫”上打坐念经,据说这里可供千余喇嘛集体打坐诵经。还有珍贵的大型堆绣挂佛、刺绣佛。梁檐上绘有藏式风格的图案花纹,彩画细腻生动。   自驾游

【大金瓦寺】

大经堂的正后方,是塔尔寺的主殿和核心建筑——大金瓦寺。它位于全寺正中。藏语称为“赛尔顿庆莫”,即金瓦的意思。在大金瓦寺的走廊上,有不少信徒和僧众在磕长头,这里面大多数都是远道而来的藏族牧民。也许,作为过客,之于信仰、之于朝拜,无法深切体会。但我仍被这“五体投地”的虔诚姿态折服,心生尊重。大金瓦寺的头顶是繁复绮丽的布幔、构图生动的木雕、层次分明的彩绘、吉祥寓意的梵文。身畔是雕刻别致的雄狮,栩栩如生。跟随一抹喇嘛红一转,视野开阔起来,便见宏伟的吉祥行宫立在半山腰。

辉煌奇特的宗教建筑,丰富珍贵的艺术收藏,这就是塔尔寺。转回寺前广场,一行僧侣迎面走来,步步生莲。浓重神秘的宗教色彩,直抵人心。这里处处皆佛。清风吹背,经幡舞动。


无论何时,无论何处。
心中有佛人自安,人生本就是一场修行吧。

 

(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欢迎留言交流!)

青海旅游相关攻略

青海攻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