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黄河贵德清”——青海贵德旅游攻略

2019-07-19 17:1113354人浏览

【贵德概览】

贵德县位于青海省东部,隶属于海南藏族自治州。1913年由贵德厅改为贵德县,隶属甘肃省。1928年青海建省,贵德隶属青海省。贵德县位于海南州州境东北部,总面积3504平方千米,境域位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黄河自西向东横贯县境中北部,流程76.8公里。全境沟壑纵横,山川相间,呈现多级河流阶地和盆地丘陵地貌。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形成四山环抱的河谷盆地。贵德深居内陆,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光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短促凉爽,秋季阴湿多雨,冬季漫长干燥,气温日差较大。

贵德县位于黄河谷地,途中一片江南水乡秀美景色,是镶嵌在青藏高原上一颗绿色的明珠。青海贵德高原四面环山,平川开阔,土地肥沃,既拥有雪域草原、原始森林、黄河湿地、高原湖泊、峡谷温泉等独特的地文景观,也拥有明清古建筑群以及“天下黄河贵德清”等的资源优势,以高原“小江南”的美名吸引了众多游客来此观光。   青海贵德旅游

景点分布:青海贵德位于青海海南州境东北部、黄河谷地,区内以黄河生态观光、古城文化体验、温泉休闲度假为主题的贵德高原养生休闲区,是一个历史底蕴深厚、多元文化交融、生态保护合理的高原旅游度假区。

景区资质:国家4A级景区、省级名胜景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景区特色:文化游、摄影、观光、历史游、宗教游、徒步、攀爬、写生、古迹、寺庙、草原、森林、湿地、湖泊、峡谷等

贵德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地区,中原王朝、鲜卑、吐蕃等均在贵德留下了历史印记,境内“马家窑”、“卡约”文化遗址、汉唐古堡、明清楼阁等记载着贵德的历史发展和文化演变。其中最知名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清古建筑群——玉皇阁,是集儒、道、佛为一体,摒弃门户之见,并存相依,是贵德多元文化、多种宗教融合相安、和谐共存的历史见证。

贵德的那些风景名胜

1.贵德黄河奇石苑

奇石苑全称贵德黄河奇石苑,占地50余亩,历时十五年建成,位于贵德县河西镇格尔加村,是一座由万年奇石和参天百年古树点缀而成的黄河流域颇具规模的奇石公园,也是青藏高原富有文化魅力的私家园林。奇石苑将奇石观赏、生活情趣、做人之道以诗石结合的艺术手法,用各具特色的三苑(臝苑、诗苑、磨苑)形式,以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为背景,用磅礴的黄河文化展示出了华夏文明的风采。

黄河奇石苑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被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称号。奇石苑庞大的藏石规模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组,他们把贵德亲切地称作“奇石的王国”。

2.折叠阿什贡七彩峰丛景区

贵德国家地质公园阿什贡七彩峰丛景区,是一处以丹霞地貌为主题的自然景观和土文化为内涵的人文景观相得益彰的文化旅游景区。景区内丹霞地貌悠久奇特,山峰突兀林立,地质造型古怪神奇,山体色彩呈七种颜色,故又称七彩峰丛•轩辕后土。国家地质公园由十三个土文化的主题广场和七条色彩不同、造型各异的丹霞峡谷组成,尤其是女娲峡、千佛峡、通天峡和七色土等都是世界上罕见的地质遗迹和自然奇观。

国家地质公园内的阿什贡七彩峰丛地貌多姿多彩,秀丽壮美,山体颜色还会随着天气变化而发生变化。景区内多种多样的地质遗迹反映了青海高原的历史演化过程,也记录了黄河的发育史与贵德自然环境的变迁。地质公园内径3千亩,外径5万亩,是旅游观光、餐饮娱乐、放养心情的理想之地。地质公园距西宁60公里,交通便利、气候宜人、景色秀美,是您观光游览的好去处。

3.中华福运轮

2010年初,贵德县以“感恩黄河、祈愿世界和平、中华民族和谐繁荣”为创意,以“展示黄河文化、打造旅游金名片”为目的,在黄河南岸投资5000万元,修建了以转经轮、3D全息影像展示厅、倒影池、黄河民俗文化博物馆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华福运轮景区。该景区占地面积90亩,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于2010年6月开始修建,历时两年于2012年4月建成完工,是贵德县精心打造的又一处大型宗教人文景观,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高度最高、直径最大且转动方式最为独特的藏式嘛呢转经轮,并已通过世界吉尼斯纪录委员会官方认证。门楣上是用藏汉两种文字书写的中华福运轮,由十一世班禅大师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亲笔题写,四周是60个手转经轮,代表着一个甲子轮回。

4.黄河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她孕育了华夏文明。黄河水原本并不黄,由于它容纳了百川而改变了模样;我们的母亲原来很漂亮,由于她养育了儿女历经了沧桑,如今已变得白发苍苍。在甘肃省兰州市伫立着一座大型的“黄河母亲”雕塑,体现了黄河母亲慈爱博大的胸怀,而黄河水在贵德境内有天下至清的美誉。原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2000年7月在贵德县视察时,亲临黄河边,感慨题下“天下黄河贵德清”七个大字,一语道出了贵德风物精魂之所在。若将黄河喻为孕育华夏文明的母亲河,那她在贵德水面宽阔,水流舒缓、平稳的黄河就宛如母亲的少女时代,伫立在黄河边上的这尊雕塑就是“黄河少女”雕塑。“黄河少女”半裸着上身,手捧秀发,扬撒着梨花,充满了希望和青春之美,令人怜爱。长长的秀发表现了少女的纯洁和健康。垂落的衣裙,欢快的浪花,平和的神态里透出一种本性的善良和对人世间生活的达观安详。整个塑像高7.8米,象征黄河在贵德流经78公里,少女清秀、质朴、柔美,表情宁静坦然,静态中带着动感,风采华韵有着中华传统美的韵味。她以清澈、娟秀、纯洁、淳朴、柔美的体态吸引着八方游客,同时祈愿整个黄河水象在青海境内一样清澈透明,永远如少女般纯洁、美丽、漂亮,将唤起人们保护母亲河,传承华夏文明的意识。

5.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是红色的砂砾岩层构成的一种非常优美的风景地貌。20世纪二十年代,因在广东省仁化县丹霞山首次发现而被命名。它是在新生代第三纪的红色砂砾岩层,经过风化剥离和流水长期侵蚀作用,形成以奇峰、方山、洞穴、峭壁为主的一种特殊地貌形态,具有很高观赏价值的风景地貌。广东金鸡岭、福建武夷山、安徽齐云山、江西龙虎山,青海坎布拉都是丹霞地貌风景名胜区。   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在贵德分布有多处,总面积约400平方公里,以位于尕让乡阿什贡村附近的千佛大峡谷最为集中、最有特点。其上层为土林地貌,中下层为丹霞地貌,这种结构在国内是比较罕见的。阿什贡丹霞地貌,是地质时期白垩纪至第三纪红色砂砾岩层由于黄河水下切,喜马拉雅山运动隆升,使深藏在地层深处的红砂岩裸露出来,又经过千万年流水的侵蚀和劲风的雕琢,便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巉岩峭壁。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各处山崖呈现不同的形象,惟妙惟肖,确有鬼斧神工之妙。贵德丹霞地貌作为全国最为独特的旅游资源,于2009年评审为“国家地质公园”。现正在开发,拟建地质博物馆、女娲湖、土坛、土雕艺术等文化实景,将人与土的源渊关系以及人类珍视地球的人文精神,用艺术形式和哲学思想凝炼出辉煌灿烂的中国土文化。

6.玉皇阁

明清的古建筑遗存,是贵德乃至青海的名楼。玉皇阁建在一个几乎与城墙等高的平台上,再耸起三层高阁,因而鹤立鸡群,是贵德古城最核心的标志,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贵德玉皇阁是一片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集儒、道、神为一体,摒弃门户之见,相依并存,其格局国内罕见,目前正在申遗中。

玉皇阁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阁的底部以夯土筑实,外用青砖镶砌而成,上建三层歇山顶楼阁,内有梯级直达阁顶,通高28米,雕梁画栋,半拱飞檐。三层楼阁中,顶层奉“天”,立玉皇神位,中层奉“地”,立土地神位,下层奉“人”,立皇帝牌位。“天地人”共奉,包含着“ 天人合一”的重要思想。整体建筑采用中国传统的中轴线左右对称的形式,单体建筑以甘肃、青海两地做法为主,富丽堂皇,布局国内罕见,极具历史文物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

苑内曲径通幽,画廊迂回,颇有几分江南园林的韵味。登阁而望,古老的城墙绵延相连,静静地诉说着往昔的辉煌,现在的那些破败,倒是增添了几许沧桑的感觉。站在玉皇阁上,俯瞰整个贵德县城。远眺层峦叠嶂,近看亭台错落,微风习习,古城环抱,舒心惬意。

【交通方式】

1.客车从西宁客运站出发,西宁汽车站就座落在青海省省会城市西宁市建国路湟水河畔,与火车站隔河相望,交通极为便利。车站下设西宁汽车东站、新宁路客运站、南川西路客运站、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客运站等站。   青海自驾游最佳路线

2.包车是大部分驴友的首选,花费不是很高,欣赏到的却是自己想看的风景,拍摄到的是自己找到的风景,最主要的原因是包车可以很方便的把某一线路上的目的地一起游览。

 

(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欢迎留言交流!)

青海旅游相关攻略

青海攻略推荐